Web3.0是一种新的因特网,由技术人员设想,利用去中心化区块链,例如,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。
这个词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很受欢迎。帕基·麦考密克(Packy McCormick)曾协助推动 Web3.0的投资人,将其定义为“一种新的因特网,由创造者和用户拥有,由代币提供奖励。”
按照预期, WEB 3将会有很多不同的形式,其中包括分散的社会网络、电子游戏和 NFT平台,这些都是用加密货币来奖励玩家的。
理想主义者相信,Web3.0将会改变我们所熟知的因特网,将会使传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使人们进入一个没有“中间人”的全新的数码经济时代。
但评论家认为, Web3.0仅仅是重新塑造了加密货币的品牌,旨在从文化和政治层面上解放出来,让人们认为,区块链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步。
其他人则将 Web3.0视为一种对付费型网络的反乌托邦观点,即在因特网上的每一项活动、每一次社交活动都可以作为一种金融交易。
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炒作、营销的结果,也是因为人们“担心会错过重要的事情”。
不过, Web3.0的蓬勃发展也反映出,在数码加密地长达几年之后,大量资金、人才和精力涌入这个领域。
2021年,风投公司将270亿多美元用于加密相关项目(比过去十年加起来还要多),而这些钱的大多数都被用于 Web3.0项目。
一些大公司,比如 Twitter, Reddit,都在进行他们自己的 Web3.0计划。
该产业是一块吸引技术人才的“磁铁”,很多大技术公司的雇员都放弃了轻松、稳定的工作,转而投身于 Web3.0.0
在传统意义上,网络1指的是1990到2000年间的互联网,当时的互联网由博客、留言板和早期的门户网站构成。
大多数时候,人们都会在 Web 1上阅读静止的页面,并且大多数的网站都是使用“开放协议”,如 HTTP, SMTP, FTP (不用担心这是什么东西,只要你明白,开放协议并不是一个公司的网络架构,它的概念会在几个字之后再次出现)。
大约2005年, Web 2期开始。这个时候,社会传媒的巨人如 Facebook,推特, YouTube开始出现。
在 web 2的年代,人们开始创造和发表自己的文章,主动地加入到网络中,不再是被动地去阅读已发表的内容。但网络上的大多数业务都是大公司组织、变现的,并且它们还拥有大量的资本和控制权。
Web3.0将会利用一个分散的社区来运行网络,并使用开放的协议来取代这个集中的企业平台。简单地说,它把 Web 1的开放性和 Web 2人的公共参与相结合。
“如果说以前的因特网(Web 1)对出版商有利, Web 2号对大平台有利,而下一次的创新(Web3.0)则是要将版权归还给用户和创作者”,李津对此进行了描述。
Web3.0的拥护者相信,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新因特网将在很多方面改善目前的因特网。
首先, web 3平台能够让开发者和用户“变现”自己的行为和贡献,这是目前各大平台所不具备的。
例如,现在的 Facebook就是靠收集用户数据和目标营销来赚钱的。脸谱网3版让用户可以“变现”自己的资料,还能从其它用户身上得到启发,并发表一些有意思的东西。
在 Web3.0中, Spotify允许歌迷从那些刚崭露头角的艺人那里购买“股份”,作为赞助人,从而获得一定的流量版权费。Web3.0中的优步是由驾驶员拥有的。
彭博杂志的专栏作者马特·莱文表示:“Web3.0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是,每一种产品都是一种投资机遇。”
其次, web 3的拥护者们相信 web 3的平台可以用一种民主的方法来进行管理,这是 Web 2所不具备的。在 Facebook和 Twitter等网络中,这些巨头基本上都是独裁的,他们可以读取用户的名字,禁止帐号,随意更改规则。而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则会把决策交给使用者,使用者可以自行决定要做什么。
第三,Web3.0没有像 Web 2那样依赖于广告业务。这样,人们就会有更多的隐私,更不会有人追踪和发布有目标的广告,更不会有大公司来搜集私人资料。
当然,这仅仅是 Web3.0中一个非常理想的想法,这个想法是人们在 Web3.0成形之后能够从中获益。事实也许是另一回事。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任何投资观点及建议,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,风险自担,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。发布者:币星圈儿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xqe.com/qukuailian/4257.html